主页 > 国内 > 走进云南耿马:“百年老字号”高标准建石斛基地,让乡村开出致富花

走进云南耿马:“百年老字号”高标准建石斛基地,让乡村开出致富花

2024-04-01 来源:网络阅读:1405

耿马,在傣语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

在中国西南边陲,便有这样一块“宝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耿马县”),地处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这里物产资源丰富,是国家粮食和蔗糖生产基地,又因悠久的仿野生石斛种植历史而闻名。其中,耿马县下辖的贺派乡落阳村是云南石斛最核心的道地产区。

初春的落阳村,绿意盎然,流水潺潺。和煦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形成斑驳的光影照耀在竞相绽放的花朵上,处处充满着春的生机和活力。今年3月,上海百年老字号童涵春堂在这里开辟了400亩GAP认证的有机石斛基地(以下简称“石斛基地”),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上品石斛,并为当地拓宽致富渠道、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童涵春堂总经理贾晓薇表示,童涵春堂241年来始终坚持选材道地,通过仿野生种植,从源头把控石斛的道地品质,为消费者把好每一道关。同时,童涵春堂还将在药食同源类产品上开辟出一条新赛道,与耿马县共同探索、研发、培养新的石斛产品。

从上海到云南,不只是跨越3000公里的“双向奔赴”,还有一段沪滇协作的“山海情”。上海援滇干部,耿马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宗文表示,近年来,石斛已成为耿马县实现增收创富、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希望通过与童涵春堂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耿马县石斛产品的品牌度与知名度,打开石斛产业的销售端、渠道端、市场端,让优质道地的石斛产品走到千家万户。

人种天养,石斛的“道地密码”

在唐朝开元年间,《道藏》一书就把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灵芝、珍珠、冬虫夏草和苁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作为一种附生植物,石斛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它常见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阴处的石缝里,或者深山密林的树干老枝上。不过,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挖采,野生石斛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使用石斛作为日常保健品。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健康、安全的石斛产品,上海百年老字号童涵春堂将GAP认证有机石斛基地建在了云南石斛最核心的道地产区耿马县落阳村,并利用仿野生种植技术种植石斛。GAP有机认证标准,意味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石斛专家董志渊博士介绍,“市面上很多石斛是通过大棚养殖,虽然产量高,但存在农残超标等问题。而仿野生种植石斛是一种‘人种天养’的繁衍模式,让石斛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生长,避免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保证了药材的安全性和品质的稳定性。此外,石斛在自然环境下生长,一些‘逆境’条件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大大提高了药材的质量。”

当谈及为何远赴云南建立石斛基地时,童涵春堂总经理贾晓薇说道,“高品质的石斛要求密度高、外观饱满、圆润有光泽、横截面胶质丰富、有拉丝、气清香、味要甘甜。为坚持‘道地产区’,基地还原了石斛‘山谷水傍石上’的原生态生长环境。耿马县落阳村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适宜、气候湿润,是仿野生种植石斛较早的地区,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石斛品质的重要保障。”

所谓“人种天养”,二者缺一不可。在石斛基地的育苗室里,成百上千的玻璃瓶整齐地排列着,一株株翠绿的幼苗正在瓶中恣意生长,仿佛微缩版的热带雨林。石斛基地组培技术高级工程师金传魁介绍,石斛幼苗均是“优等生”,“从颜色、产量、抗病力等多个方面层层筛选,可谓优中选优。”

仲春时节,种植技术人员将石斛苗栽培到天然石壁上,接受大自然的驯化,吸天地之灵气,取自然之精华。

“仿野生种植的石斛尽管产量低,但品质高。” 石斛基地技术工程师刘中侨坦言,“市场上的石斛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伪造产地等问题乱象丛生,必须联合童涵春堂这样拥有良好信誉的老字号,才能产出好的产品。”

从田间到车间,打造“全程溯源”体系

为从源头把控产品的道地品质,童涵春堂还建立了完善的溯源体系,通过记录和追踪石斛的生长过程、种植环境等关键信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例如,在石斛加工环节,严格遵从应时采摘和道地古法加工工艺,确保原料的成熟度、纯度,并最大化保证石斛的营养成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气味、营养成分含量等多个方面,只有符合标准的石斛才能“入选”。而在直供基地,还有专业的团队专门负责产品质量的把控,包括采购、生产、质检等一系列环节,以此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高品质要求。

童涵春堂供应链中心总经理周洋表示,做溯源的主要目的是让生产基地和消费者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

他透露,耿马石斛基地沿用了辽宁桓仁国家标准化野山参直供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基地安装了自动气象站,用于监测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生态环境指标,及时监控石斛的仿野生生长环境。未来,童涵春堂将持续完善石斛溯源平台,基于产品追溯标识码实现对基地环境情况、生产加工情况、产品存储情况、消费流量情况等进行实时分析与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耿马县不仅仅是“道地产区”,其传承百年的古法手工加工工艺也符合有机标准。以童涵春堂出品的枫斗为例,它传承了古法炮制技艺,拥有二十几年丰富经验的加工技师,经过7道繁复工序,手工卷曲成螺旋形或弹簧状,颗粒饱满、色泽黄绿、形态美观,胶质浓厚、煮水透亮、淡雅清香,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童涵春堂作为上海的百年老字号,积累了非常多的消费群体,他们对童涵春堂的品质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我们也带着使命和责任来到原产地去找最好的货源、疗效最好的产品,不能辜负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周洋说道。

石斛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称之为“药食同源”。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有2000年的历史,更有天下第一“仙草”美誉。据董志渊介绍,石斛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清热等功效。现在医学研究表明,石斛含有石斛碱、石斛多糖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活性成分,主要可以用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石斛整批抽检结果显示,童涵春堂道地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可达61.4%,高出国家标准30%以上。石斛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拥有久服不伤人的脾性,因此石斛产品具有非常好的健康养生的功效。

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被正式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后,石斛产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也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贾晓薇表示,石斛具有滋阴健脾的作用,很适合当代的白领人群,不仅与现在的消费者需求相关,也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关,童涵春堂今年将把石斛作为第二条主力产品线。“在上海,童涵春堂做铁皮石斛是行业内比较领先的,但是从石斛类产品的开发上来说,相关的药食同源类的衍生品现在还不多。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同时也能跟当下消费客群相匹配。”未来,童涵春堂将在药食同源类产品开辟出一条石斛的赛道,如石斛原浆、石斛冻干粉、石斛切片等,与耿马县共同探索、研发更多石斛新产品。

据了解,2019年,童涵春堂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双方在中医药科学研究、创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近年来,更是将药食同源类的衍生产品作为研发重点。“未来,童涵春堂还将与多所著名大学共同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研发生产一系列药食同源产品,并面向港澳方向,同时也会出口东南亚。” 贾晓薇说道。

跨越3000公里的沪滇协作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事实上,相距近三千公里的云南和上海,历来关系紧密,渊源颇深。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沪滇协作已走过20多个春秋。目前,滇沪双方正在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等“4个+”协作模式,携手促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

此次童涵春堂与耿马县的“双向奔赴”,正是沪滇协作的生动体现。

耿马自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宗文是从上海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2021年他来到耿马县,将产业振兴以及当地特色产业培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王宗文提到,耿马县是农业大县,背靠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论是气候、温度、还是水资源都非常适合石斛产业的发展。该县有2000多年石斛的种植历史,当地人从一开始采摘野生石斛,到后来种植仿野生石斛,石斛产业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

如今,耿马县的石斛育种、育苗、加工等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在全国铁皮石斛的产量以及基地的建设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不过,耿马县在石斛产业后端的发展上相对薄弱。王宗文说,希望通过与童涵春堂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当地石斛产品的品牌度、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打开石斛产业的销售端、渠道端、市场端,让优质的石斛产品走进东部的千家万户。他特别提到,此次与童涵春堂的合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了解,自去年石斛进入药食同源名录以来,耿马县也在积极推动石斛原汁的加工生产。“下一步希望同国内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在产品的销售端,开发端、创新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推动。尤其是能够通过与上海童涵春堂这样国内知名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集中打造从种苗培育、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王宗文说。

贾晓薇则表示,“希望童涵春堂可以助力耿马县的经济发展,并将石斛文化推广至海内外,为‘中国仙草之乡’献上一份绵薄之力。”